在不同雲端平台及辦公室內置系統之間,要二選一作出選擇並不容易,尤其是要衡量公司需要和市場所提供的方案之時。以下歸納了各者利弊。
1. 成本 vs. 擴充能力
由於雲端平台的資本開支顯著較低,因此節省成本一直是其主要賣點。不過,隨著雲端服務越趨複雜,計算其費用的難度亦見增加。
擴充能力是現今企業考慮使用雲端平台的主要因素。雲端服務供應商可以按照需求的變化,輕易增減硬件和容量 ,但自置基礎設備的公司則未必同樣容易!
2. 雲端vs.自設… 還是混合模式
公司的業務模式直接影響其雲端平台策略。優先使用雲端方案於新應用程式及服務(以應付難以預計的需求),或用於可預知用量高峰期的企業應用程式。
另一方面,兩種方向皆有不同企業取納而變動。Dropbox過往採用公共雲端,現在卻投資自設數據中心
而通用電氣則把更多數據轉至雲端平台
。事實上,考慮混合平台模式可能是最實際的應用方法。
3. 制訂雲端服務合約
由於雲端服務合約各有不同,評估其是否物有所值確實並不容易。理所當然地,你的服務合約應該容許你輕易把數據遷移至其他供應商。正如你的業務需求會隨著時間而改變,雲端服務供應商的焦點亦會如此。因此,如果服務供應商的發展方向有變,你便應迅速轉換供應商。此外,在簽訂和終止服務合約方面,你亦應爭取最大的靈活性。
致勝關鍵
能夠靈活地迅速轉換不同供應商可以為你的業務帶來重要的優勢,同時避免安全漏洞,以及根據公司的特定需要來優化雲端資源,預計從中可以平均節省360萬美元的開支 。鑑於需要顧及多項因素,企業不妨聘請專業顧問來制訂雲端管理系統,以便控制和登入各個供應商的平台,流暢整合不同雲端服務。